嗷嗷,嗷嗷待哺: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内涵
嗷嗷待哺,这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色彩。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,更是一幅描绘饥饿、渴望与希望的画面。
1.成语的起源
成语“嗷嗷待哺”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中,原文为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这里的“嗷嗷”形容的是鸿雁在空中飞翔时发出的哀鸣声。而“待哺”则是指等待喂养。成语的完整表述是“嗷嗷待哺”,用以比喻那些处于饥饿状态,急需得到食物的人群。
2.成语的字义分解
在“嗷嗷待哺”中,“嗷嗷”指的是哀号声,通常用来形容动物的哀鸣,如鸿雁的叫声。“待”意味着等待,“哺”则是指喂养。整个成语描绘的是一种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,通常用来形容灾民或其他受饥饿的人们的悲惨境遇。
3.成语的演变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成语“嗷嗷待哺”的用法逐渐从字面意思扩展到比喻意义上。它不仅仅用于形容实际的饥饿状态,还可以用来比喻在精神或情感上的渴望和期待。例如,在文学作品中,有时会用“嗷嗷待哺的学子”来形容那些渴望知识、渴望成长的人。
4.成语的书写与用法
书写上,“嗷嗷待哺”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读音。“嗷”读作“áo”,是象声词,表示愁叹声或嘈杂声;“待”读作“dài”或“dāi”,表示等待;“哺”读作“ǔ”,指喂养。在句子中,这个成语通常作谓语或定语,用以形容某种特定的情景或状态。
5.成语的示例
例如,在郭沫若的《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》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,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。”这里用“嗷嗷待哺”来形容那些急需发表作品的作家,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内心的迫切与渴望。
6.成语的情感色彩
“嗷嗷待哺”作为一个成语,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,它揭示了饥饿和苦难的现实,同时也表达了对受难者的同情和关注。在现代社会,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群,传递出温暖与希望。
“嗷嗷待哺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,一种情感的抒发,一种文化的传承。它让我们在理解成语的也能深刻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生活、对人民的深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