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,其产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。水稻产量三要素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,小编将深入解析这三要素,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水稻产量。
1.土壤硬实度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
土壤硬实度是指土壤紧实程度,它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。研究发现,土壤硬实度与产量损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。例如,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的研究发现,头季要重晒田,在水稻分蘖盛期和灌浆后期尽早排水晒田,晒至土壤开裂、脚踩不陷。与轻晒田相比,重晒田再生季增产9.4%,单位面积穗数提高16%。
2.粮食产量的统计方法
粮食产量指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,包括夏收粮食、早稻和秋收粮食等。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、小品种典型调查或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。调查对象包括地块和生产经营单位。
3.氮肥总量控制
氮肥总量控制是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氮空白区产量确定总施氮量。以空白区产量为基础,每增产100公斤稻谷施氮5公斤左右。空白区产量可通过试验确定,也可通过调查估计。目标产量根据品种、土壤和气候等条件确定。
4.氮肥的分阶段调控
氮肥的分阶段调控技术最大特点是“氮肥后移”,大幅提高水稻产量。在早稻破口抽穗到齐穗后一周内,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.2公斤作壮籽肥。一般在下午3时后喷施叶面肥。
5.病虫害综合防治
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,确保青秆黄熟。目前早稻上的二化螟、稻蓟马、灰飞虱发生较重。当前阴雨天气较多,部分田块烤田效果不理想。田间阴蔽湿度大,利于纹枯病的发生。
6.水稻种植与收割
在水稻种植过程中,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栽培技术至关重要。例如,湖南农业大学实习期间,陶亚军了解到水稻种植不仅仅是简单的种植和收获,还包括与科研相关的环节,如培育水稻品种等。收割不及时又遭遇极端天气,水稻很可能倒伏减产。
7.水稻品种与产量
水稻分为早稻、中稻和晚稻,按2023年产量计算,早稻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13.7%,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%。我国稻谷总产量常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,连续多年延续产大于需的格局。
8.水稻超高产攻关田
水稻超高产攻关田采取的是旱育秧,人工栽插,亩栽种1.6万窝,采用的是“晶两优534”谷种。育秧、人工栽插,每亩除用了40公斤复合肥底肥、3.3公斤钾肥外,还在秧苗返青后施用壮苗肥。
9.低产水稻的单产
低产水稻的单产为600-700公斤。提高水稻单产是增加总产量的关键,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,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。